釋蓮已金剛上師:盼本覺堂早日擁有自己的家

釋蓮已上師指出,馬來西亞的真佛密法傳揚就很興旺與方便,而日漸增多的信眾,也讓弘法人員顯得更不足夠,於是師尊才會在今年初兩次一舉拔擢七位當地教授師(除上述五位外,另加上釋蓮夫金剛上師及釋蓮太金剛上師)為金剛阿闍梨,其慈悲眾生的行者胸懷實令人讚嘆!

2011/5/17

5月17日慶賀佛陀日

【衛塞節或佛陀日的意義】 衛塞(Wesak)是古代印度五月的一個名叫「衛塞迦」(Vaisakha)的單稱。佛教徒指「衛塞」不是指哪一個月,是指一天,是神聖五月月圓日的那一天(農曆四月十五日),所以衛塞是月圓日的意思。 當西元一九六七年九月,世界佛教友誼會在泰國的曼谷舉行理事會議,議決原訂的衛塞節,改為「佛陀日」(Buddha Day)西元一九六八年四月世友會在大馬吉隆坡及檳城舉行第九屆大會,複決通過衛塞節改為「佛陀日」(如習慣用衛塞節仍可沿用),如是佛陀日乃示佛陀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的智慧光輝,照耀全球,發揚慈悲平等教義,倡導世界和平,其意義更明達切合了。 大多數的假日或聖節,只紀念某一事,有時候是某人誕辰,或一國的獨立日,或戰勝紀功日,衛塞節或佛陀日,不僅紀念一事,而是三件事,佛陀一生中三大事—降生、成道、涅槃的一代史蹟紀念日。因佛陀降生、成道、涅槃,都在陽歷五月月圓日(The Full Moon Of May)也稱三期同一慶。 但有人稱做「花節」,因佛在藍毗尼園出世,傳說那時天上散下許多香花;涅槃時天上也散花。這天我們常在佛像前供花或香水佳果等,無論供什麼禮物,只是表示對佛的恭敬愛慕罷了。 至於佛教團體組織慶祝衛塞委員會,特別用花車遊行,懸掛佛教旗幟,這一切無非是吸引大家對這節日的注意,還有布施誦經等都是促使佛教徒行善修德,勿忘聖教。無論怎樣繁忙的佛教徒對慶祝佛誕,參加遊行等從不放過,而且快樂的、虔誠的參加,這是內心熱誠的透露,很自然的表現。 在中國是以每年農曆四月...

Pages 381234 »
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