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蓮已金剛上師:盼本覺堂早日擁有自己的家

釋蓮已上師指出,馬來西亞的真佛密法傳揚就很興旺與方便,而日漸增多的信眾,也讓弘法人員顯得更不足夠,於是師尊才會在今年初兩次一舉拔擢七位當地教授師(除上述五位外,另加上釋蓮夫金剛上師及釋蓮太金剛上師)為金剛阿闍梨,其慈悲眾生的行者胸懷實令人讚嘆!

2009/4/19

建寺弘法籌備委員會

雷藏寺緣起:以佛理度化人心。达到人人证悟。明心见性,自主生死的...

釋蓮已金剛上師:盼「本覺堂」早日擁有自己的家

真佛宗「本覺堂」,位於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,「亞庇」是馬來話,意思就是「火」,乃沙巴州第一大城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亞庇地方只有兩條街,每次空襲都著火,馬來人一看到火,就急著喊:「亞庇!亞庇!」(火!火!)此地名因而流傳了下來。 「本覺堂」成立至今二十三年,在馬來西亞已有的一百零四個真佛道場中,算是最資深的了;然而由於因緣始終不俱足,該堂目前仍採承租方式,沒 有屬於自己的永久處所,很多年紀大的老同門擔心往生後蓮位往哪裡擺?「本覺堂」常住釋蓮已金剛上師說,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幫忙儘快蓋起「本覺雷藏寺」及 「地藏功德殿」。 2006年,釋蓮已上師有幸能與剛出關的聖尊相聚,那時正好有同門介紹一塊五英畝的山地給本覺堂,於是他就拿著地圖請示師尊那塊地是否適 合建設道場、老人關懷中心及地藏功德殿,師尊大略詢問了一些重要問題就點頭說:「好、好、好,可以買下。」同時還給了一些提議。有了如此好的緣起,上師盼 望在師尊、佛菩薩的大力加持下,能有更多的功德主發心成全。 釋蓮已上師(原為教授師)是於2008年2月23日在西雅圖真佛密苑,和蓮一、蓮允、蓮密、蓮支四位教授師一起領受聖尊蓮生活佛賜授上師 灌頂,而成為金剛阿闍梨上師的。儀式後,師尊勉勵他們:要好好做、好好修,要堅固道心、不能破三昧耶;要精進修行、斷煩惱,追求無上佛法、明心見性;以修 行心得廣渡眾生、利益眾生;當一個給予眾生的菩薩,不能欠眾生。 釋蓮已上師是沙巴人,從小接受華文教育,二十五歲時,一位篤信真佛宗的朋友介紹他看了幾本盧師尊的著作,從此奠定了學佛的興趣。1987 年皈依後幾個月,他夢見自己穿著袈裟,提著藤籃,深處馬國荒涼之地,雖然聽到車聲、人聲,也知道有建築物,但卻無一實體存在,當時他心有恐慌,乃大喊幾 聲:「請告訴我,我家在哪裡?」果真獲得回應,於是他放下心來,也知道自己未來該走的路了。 1998年在加拿大艾蒙頓「淨音雷藏寺」接受剃度前,釋蓮已上師以七年的時間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性、行為。期間他從事保險業及其他行業,也曾結婚生子,好在家人都是虔誠的真佛弟子,因此他的出家也獲得真心的祝福。...

康樂小組

康乐的由来 近 年来,古代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的研究,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。这不仅因为,当人们回溯并纵览漫漫的历史画卷时,诸如衣食住行、婚丧嫁娶、岁时节庆、养生 娱乐之类的日常生活事象,往往以其生动活泼、丰富多彩而成为最引人入胜的部分,还因为历史与现实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。 健康长寿、和乐如仙是人生之所求。养生就是追求健康快乐的人生。所谓养生,就是摄养身心,延年益寿,减少疾病;所谓生就是生命、生存、生长;所谓养就是保 养、调养、护养、补养。具体说就是以修养精神,调养血气,锻炼身体,调和饮食,适应温暖等方面的方法保持身心健康。几千年的养生实践,我国古人 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养生文化二总结出了颐养心神,存养元气,保养身体,_促进健康长寿的养生理论与方法,包括安心之道、畅气之方、养形之法、用药之道、起居 之规、饮食之理等。今天我们可以这些养生文化中汲取营养,提高我们的生活质童。今天的社会,生活节奏加快,生活的规律性常受破坏,生 活矛盾增多,人的心理和身体负荷加重,更需要人们加强身心修养,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平和脚“理面对变化的世界,享受生活的丰富多彩·我国古代的养生文化是今 人养生取之不尽的...

本覺堂華光功德會

宗旨 華光功德會是實際地做善事,以務實的方式實踐佛法的理論,兩者相輔相成。世界華光功德會於一九九三年由真佛宗創辦人 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親自發起。由於真佛宗弟子遍佈世界各地,藉著華光功德會的成立,聯合全世界各分堂及弟子共同負起慈善救濟的重任,以實踐大乘菩薩的精神,服務社會。 本會集聚人之力,不為自已,只為眾生,依慈悲喜捨四無量心,朝醫療、社會救濟、教育、文化等四大方向及臨終關懷、聖尊文集推廣兩大專案,展開全面性濟世度眾之重任。...

Pages 381234 »
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